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电器 > 正文

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智能型电器元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有几种分法?
  2. 元器件自主可控等级划分标准?
  3. 湿敏元器件的等级划分及处理方法?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有几种分法?

【1】按能被控制电路信号控制的程度可以分为: 半控型器件:就是通过控制信号可以控制其导通担不可控制其关断的电力电子器件 例如晶闸管 全控型器件:就是通过控制信号既可以控制器导通又可以控制器关断的器件例如 IGBT MO***ET GTO 不可控器件:就是不需要控制信号的器件例如 电力二极管 【2】按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间信号的性质可以分为: 电流驱动型 例如晶闸管 电压驱动型 【3】按电力电子器件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可以分为: 单极型器件: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双极型器件: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复合型器件:由单极型器件和双极型器件集成混合而成的器件

元器件自主可控等级划分标准?

L0: SoC设计外包,***用第三方EDA工具,由第三方制造和封装或打磨

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智能型电器元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L1: SoC设计自己完成,CPU IP硬核来自第三方授权,***用第三方EDA工具,由第三方制造和封装

L2: SoC设计自己完成,CPU IP软核来自第三方授权,有清晰可读的源代码或基于第三方IP做少量修改,***用第三方EDA工具,由第三方制造和封装

L3: SoC设计自己完成,CPU架构授权来自第三方,但核心自行设计,***用第三方EDA工具,由第三方制造和封装

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智能型电器元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L4: SoC设计自己完成,CPU架构自有或者***用开放架构,核心自行设计,***用第三方EDA工具,由第三方制造和封装

L5: SoC设计自己完成,CPU架构自有或者***用开放架构,核心自行设计,***用自有或者开源EDA工具,并自行制造和封装

湿敏元器件的等级划分及处理方法

湿敏元器件是指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受潮而导致性能下降或失效的电子器件。根据IPC标准,湿敏元器件的等级划分如下:

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智能型电器元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等级1:可以在潮湿条件下工作

2. 等级2:可以在相对湿度不超过60%的条件下工作。

3. 等级3:可以在相对湿度不超过30%的条件下工作。

4. 等级4:不能在潮湿环境中工作。

对于湿敏元器件,需要注意以下处理方法:

1. 包装:在存放、运输和使用前必须对元器件进行合适的包装,以免受到潮湿的影响。在一些高要求的场合,还需要在包装内部使用湿度吸收剂。

2. 温度和湿度控制: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或使用湿敏元器件。在存储或者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测量环境湿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控制。

3. 检测: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湿度测试和外观检查,确保元器件没有收到潮湿的影响。

4. 若湿敏元器件受潮时,可以将元器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使其恢复正常使用状态。

湿敏元器件的等级划分根据其受潮程度的不同分为4级,分别为1级(无潮湿痕迹)、2级(有潮湿痕迹,但无锈蚀)、3级(有潮湿痕迹和轻微锈蚀)、4级(有潮湿痕迹和明显锈蚀)。处理方法包括

1.一级湿敏元器件可以正常使用,无需处理。

2.二级湿敏元器件可以通过低温干燥(如烘箱)去除潮湿,恢复正常使用。

3.***湿敏元器件需要进行更严格的低温干燥,并进行电性能测试,才能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4.四级湿敏元器件通常已经无法使用,需要进行更换

处理时需要注意,不同的湿敏元器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要求,建议依据具体的器件型号和使用环境进行处理。同时,对于关键性的器件,建议在使用前***取防潮措施,以减少潮湿损坏的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智能电器元器件分类标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