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格力电器大国品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格力电器大国品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深圳泰和园、浙江东阳卓木王、中信红木、山东济南巧夺天工红木4家《大国匠心》红木品牌企业。
新华社APP推出了红木家具行业观察报道,文中通过广东深圳泰和园、浙江东阳卓木王、中信红木、山东济南巧夺天工红木4家《大国匠心》红木品牌企业,展示行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生产、提质增效、原创设计等发展成果。
国内格力空调第一,海尔冰箱第一,奥克码冰柜第一,海信电视第一,美的电煲第一,烟机老板第一,华帝气灶第一,章丘铁锅第一,手机华为第一,不论价格论使用寿命,全国人民都知道。
确实是这样的,在国内的格力、美的确实很火,海尔在国内的声音越来越小,格力在国内的名气现在确实已经盖过了海尔,从格力和海尔的领头人在国内的发声就知道了,董明珠经常在国内各大媒体语出惊人,比如说之前跟小米的雷军打赌,而海尔董事会***张瑞敏则很少在国内媒体发声,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张瑞敏。
这不意味着海尔就比格力弱,两者的世界500强排名相差不大,也不可否认格力的发展确实非常快,2019年世界500强格力第1次入选,排名414位,海尔世界500强排名第448位。
格力深更中国市场,海尔深耕美国市场,其实是企业发展思路不一样,海尔用了20年努力在海外创牌,牺牲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和利润,现在海尔品牌已经是世界品牌排名第41位了,我赞赏海尔的这种走出去的战略,我们的企业就缺少了海尔这样勇于走出去并做得很好的企业,华为是一家,走出去和世界知名企业竞争才能更快的壮大企业核心技术,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每个企业战略方向不一样。
先说一下海尔,海尔在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全球化布局,进军海外市场。
从全球品牌发展来看,海尔电器20年前在美国有很强的品质和价格(全球技术,中国制造)优势。
20年的市场积累和布局,必然会成为全球性公司(全球型公司和全国型公司的视野和管理是不一样的),这是很多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定位全球型公司,华为也经历过全球化管理的不适应,因此花数亿学习全球化管理模式。)
其实在国外,海尔品牌作为典型的商业案例出现在各个大学,张瑞敏也是很多国外大学的荣誉教授。
从运营战略来看,海尔十年前就转型成平台型公司,每一个经营单元都是海尔生态平台的一部分,当然美国市场也不例外,海尔利用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为海外市场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形成强有力的市场优势,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迅速的占领海外市场份额(不仅在美国,很多欧洲市场也是一样)。
另外海尔人单合一的模式,根据各个地区的习惯,进行灵活的产品制造,精准符合当地市场
需求。
当然,一个公司的全球化不能凭简单的几个元素来实现,必定是一个全球化的系统来支撑。
感谢您的阅读!
我认为,海尔放弃了国内市场,被格力捡了便宜。小时候,我都不知道格力,只知道海尔。但是,海尔似乎放弃了国内市场!一心去发展国际市场!甚至于,海尔被一些人称为“美国本土”,原因在于1999年,张瑞敏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建厂,用美国员工!
张瑞敏在***访中提到,1999年美国建厂的往事,很多质疑,海尔走出去风险很大,但是不走出去是最大的风险:“国外建名牌要赔八年,这个骨头今天不啃,可能明天就没机会了”。
正是因为海尔的这中魄力,才让海尔连续从2009-2018年,在全球主要家电销量中排名第一:
虽然如此,海尔确实是牺牲了利润,来获得了规模!看一组数据:
海尔确实营收高,但是在美国市场,或者全球市场的发展,让它的投入大,规模过大,导致了海尔的负担不轻。
而格力不同,它以品牌出众,出色的营销能力,却让它成功的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同。而且,海尔放弃代工,发展自主品牌,很多订单被损失。
这些都是影响格力和海尔在各大市场的不同占比和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格力电器大国品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格力电器大国品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pu-cn.cn/post/4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