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继电器释放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继电器释放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磁式继电器是应用得最早、最多的一种型式。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大体相同。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释放弹簧等组成,电磁式继电器原理如图l所示。由于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流过触点的电流比较小(一般5A以下),故不需要灭弧装置。
图1 电磁式继电器原理图
1- 铁心 2-旋转棱角 3-释放弹簧 4-调节螺母 5--衔铁
6-动触点 7-静触点 8-非磁性垫片 9-线圈
常用的电磁式继电器有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电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的图形、文字符号如图2所示。
电磁式继电器吸合值大于释放值因为继电器的不吸动值、吸合值、保持值、释放值测试按的测试程序图进行。
保持电压,直流继电器通常为30%-40%额定电压,交流继电器保持电压要大些。
直流继电器的释放电压通常不小于10%额定电压,极限低温下不小于5%额定电压。交流继电器的释放电压通常为30%左右额定电压极限低温下不小于10%的额定电压
释放值是在规定条件下使继电器释放(从动后状态改变到释放状态)的输入量的值。
拿热继电器举例来说 ***说你设定2A动作,自动返回。那么当电流达到2A的话它就会动作,而当电流小于2A的话会返回码,答案是不一定 ,只有电流小于它的返回值它才会不动作,比如它的返回值是1.8A,那么只有电流小于1.8A后才会返回 这个值就叫释放值
缓放继电器是指具有延缓释放时间特性的继电器。其构造及原理与正常动作继电器基本相同,只是为了延释放时间而***用了铜质阻尼线圈架。
铜质阻尼线圈架相当于在继电器线圈 中附加阻尼筒。
当电路切断时,衰减 的磁通切割阻尼筒,在阻尼筒内感应 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磁通,阻止原 来的磁通减小,使继电器线圈中磁通的衰减过程延长,从而延长了继电器的释放时间
串进三只1N4001即可。三只二极管贡献压降(0.6~0.7)vX3=1.8~2.1v。
12+(1.8~2.1)=13.8~14.1v。低于13.6v肯定不会动作
将12V电源调高到13.6V,调节电位器使继电器刚好吸合,就可以达到你的要求。
继电器会在13.6V吸合,低于13.6V断开。
这里电源功率必须足够大,要是继电器的吸合能造成电源电压较大范围的波动,第三个三极管电源需单独提供。
单单继电器实现这个功能有困难,继电器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是不同的。譬如,12伏的吸合电压大概要到8伏才会释放。可以使用电压识别模块,判断电压,13.6有输出,低于13.6没有输出。
提问者想让一个12V的继电器在高于13.6V电压下动作,而低于13.6V不动作。实现这个功能,***用LM393之类的电压比较器虽然可以实现,但电路需要添加稳压管或TL431这类元件作为参考电压,电路显得有些复杂。这里介绍一款***用CMOS微功耗电压检测器设计的简单检测电路,其可以使继电器精确的在13.6V电压下动作,并且电路带有回差电压,不会导致继电器误动作。
▲ HT7050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
上图中的IC为HT7050,该IC是一款常用的微功耗CMOS电压检测器,***用TO-92封装(外形与8050三极管一样),内置基准电压源,并具有100mV左右的回差电压,其最高输入电压为30V,静态工作电流典型值为3μA,输出级为漏极开路输出。
HT7050工作时,当其输入端②脚电压≥5.0V时,其输出端①脚内部输出级的N沟道MO***ET截止,输出为高电平;当②脚电压≤5.0V时,①脚内部的MO***ET导通,输出为低电平。为了使HT7050能用于检测13.6V的电压,这里在其输入端②脚加入R1和RP构成的分压电路,调节RP的阻值,使IC的②脚电压在13.6V时刚好≥5.0V,这样即可使继电器在13.6V电压下动作。
上图电路中,当Vin<13.6V时,IC的②脚电压<5.0V,其输出为低电平,VT截止,继电器J不工作;当Vin>13.6V时,IC输出为高电平,VT导通,继电器J动作。
▲ TO-92封装的HT7050。
HT7050电压检测器IC有TO-92封装和SOT-89封装,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封装。
▲ 贴片封装的AO3400。
由于HT7050输出级只能承受几mA的灌电流,故这里***用SOT-23封装的AO3400贴片N沟道MO***ET来驱动继电器,该管的ID可达5.7A。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继电器释放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继电器释放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pu-cn.cn/post/7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