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用电器四季度估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用电器四季度估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两个企业都是行业内的两大龙头企业 , 公司的发展各有各的方式 , 要从成长性方面来说的话, 这个有格力电器的市场估值不如美的集团的原因之一。因为投资公司股票,就是买公司未来,哪家公司成长性更加明确,哪家公司股票溢价就高。
成长性取决于两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两个公司的定位。
其实不难看出,两级公司的发展思路不一样。
就目前发展而言:
先简单的说一下美的,美的的发展路径是小家电延伸到大家的,其核心优势是刚需和价格,(但美的的渠道是生态性,多元化的),消费者也是中低群体。
这里面有两个潜在的竞争因素让美的很难受,第一个是,中小家电市场红利期已经慢慢减退,大的市场需求不存在。
第二个是,狼群式的单品类中小家电品牌快速崛起,很多单品渐渐失去优势。
第四个是,小家电产品的智能升级,比如小米,智优居,海尔等物联网电器的出现,对于未来市场布局已经完成,在未来领域也是堪忧。
第五个是,美的的大家电除了价格优势和渠道的流量优势外,并没有核心的竞争力。
但,美的必定是一个全渠道的公司,广阔的渠道力给与美的很多的经营价值和经营空间,美的有很多崛起的机会,但总感觉美的是一个“品牌的***者”,这有点当年联想工贸技的意思。
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是A股中的两大白马股,是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首先我们来看下市场如何给这两家公司估值的,从下面两张图来看格力电器无论是从市盈率,市净率还是PEG上来看都要比美的集团要便宜。
格力电器000651 美的集团000333
接下来我们从两家这两家企业的成长趋势上分析,去解释这个原因。
1.扣非净资产收益率
如下图所示,蓝线为格力电器,梅红线为美的集团,橙线为空调行业,我们看到2018年Q3为一个分水岭,此时美的集团的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平缓上涨,而格力电器开始见顶下滑。在之后的时间里两家公司的扣非ROE差距逐步缩小,在最新的2019年Q3季报两家公司的值已经非常接近了。
2.扣非净利润率
接下来我们看下扣非净利润率这个指标,2018年Q4季度,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而略有不同的是格力电器的扣非净利润率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而是逐步放缓的态势。
3.毛利率从毛利率
两家公司的差值逐年缩减,其中美的集团在2018年Q4之后毛利率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如果格力电器近期策划促销策略,用低价吸引用户,预计未来其毛利率还会持续下降。
4.营收同比增长率
格力专业性更强,向空调产业链高端攀登。今后,大型公共活动空间,超高层建筑,航天深潜等等。不仅制冷制热,除霾除菌防***发展潜力很大。美的是在“家用”二字作文章,而向新需求,对产品更新开发更重视。二者都有前途。
选择白马股,是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正确手段。那就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谁有更好的成长性:
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是A股市场家电板块市值前两名的股票(目前2020年2月20日市值3800亿左右),已经是家电板块第三名海尔智家市值的三倍,足以说明市场对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认可。
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二者的市盈率为13左右(2020年2月),远远低于小家电20-40倍的市盈率。
具体分析一下两家的业务,格力是空调行业全球第一,长期占据国内空调市场销售第一名。格力空调的利润率也较其他国内空调品牌略高。近年来格力也进入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业务和小家电类。手机业务也做了尝试,但在推出第二代格力手机之后便不见踪影。尝试过投资新能源珠海银隆,也无功而返。
美的集团给消费者的印象好像是家电行业的千年老二,黑电、白电、小家电每一个品类美的集团几乎都有涉猎。而且每个品类基本都进入品牌的前几名,美的空调、美的洗衣机、美的饭煲、美的电扇等销售在同品类中都进入前三。这在充分竞争的家电行业绝对是十项全能选手。近年来美的集团也开始多元化投资。除了太子独立出去单独开了个投资公司以外,美的集团收购了全球四大机器人生产厂家之一德国库卡。这块业务使得美的在国内机器人领域一跃成为领军企业。
综合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两家企业的业务板块和业务模式来看,短期内两家龙头企业会继续齐头并进,二者规模和盈利不会有太大差距。长期来看,大家电在国内市场的增速必将减缓。两家企业比拼主要从三个方面;
1、继续开拓深入国际家电市场;
2、引领附加值更高的小家电市场;
3、投资进入能有协同效应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以上第2点、第3点来看目前美的集团暂时走在了前面。所以中长期来看美的集团的成长性要更好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用电器四季度估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用电器四季度估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pu-cn.cn/post/84863.html